|
TIK非常喜欢露营,热爱大自然,身为TIK忠实粉丝的我们,是不是也应该要了解一下呢
3 J+ O) I7 X8 i1 ~4 t4 }& I. O8 C, `
那么来看看野外露营的注意事项,让我们有备无患
7 j2 n3 c3 o( h. Z0 l: e0 f# F
0 ]7 b- ?4 }. U/ Z. J+ ]- \$ ? 首先,露营营地的选择
) [3 L& p6 Z G$ {8 J, r6 y6 o " D, ^$ N+ C+ o0 }, g
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,在营地的选择很讲究,以下是注意事项:
( H; f# W; w2 `8 O( d# Z + o3 Q: c1 h7 a6 |1 J# ~! x
近水:露营休息离不开水,近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。因此,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、湖潭、河流边,以便取水。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,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,在蓄水期间河滩宽、水流小,一旦放水时将涨满河滩,包括一些溪流,平时小,一旦下暴雨,都有可能发大水或山洪暴发,一定要注意防范这种问题,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。 " x" q4 d$ x" a2 j
6 @+ ]) N2 @9 c, |7 b0 B5 g. F+ ^
背风:在野外扎营,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,尤其是在一些山谷、河滩上,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。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。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。 % L$ Y( L3 I+ R1 N m# d
- f6 a. |, V/ ]
远崖: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,这样很危险,一旦山上刮大风时,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,造成伤亡事故。
' B' y. @7 l- j. O" k- \ ( t; u/ C4 e$ y2 B. J
近村: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,在没有柴禾、蔬菜、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。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,即接近道路,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。 5 g# t) M5 C3 z9 L0 k ~0 x- \/ _) ~6 H
+ q5 k3 d$ y2 u- Z/ q6 ^ 背阴: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,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,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,最好是朝照太阳,而不是夕照太阳。这样,如果在白天休息,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。
4 [; d; }; y" H6 y - H+ Z1 p: ~6 b, v' _6 I2 `3 \
防雷:在雨季或多雷电区,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、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。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。 4 g! ]$ t& _' v2 _/ o9 }
2 W7 P& w! v0 M7 J 建设营地 6 W6 ^7 ?+ L0 Y" m2 @% h3 p6 |
4 e- n# u/ l6 m
营地选择好后即要建设营地。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,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,分以下一些步骤: 1 e) {+ V. q" f3 U5 w9 D' N# m. r
; z/ D4 F% R0 N4 K( X7 z+ { 平整场地:将已经选择好的帐篷区打扫干净,清除石块,矮灌木等各种不平整、带刺、带尖物的任何东西,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。如果是一块坡地,只有坡度不要大于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为露营地。
; B. [6 [5 ]4 E: [4 w ) A3 V; W) h e9 k
场地分区:一个齐备的营地应分帐篷宿营区,用火区,就餐区,娱乐区,用水区(盥洗),卫生区等区域。第一个先落实宿营地。用火区应在下风处,距离帐篷区应在10~15米以上,以防火星烧破帐篷。就餐区应就近用火区,以便烧饭做菜及就餐。活动及娱乐区应就餐区的下风处,以防活动的灰尘污染餐具等物,并距离帐篷区应在15~20米,以减少对早睡同伴的影响。卫生区应在宿营区的下风处,与就餐区、活动区保持一定的距离。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,上段为食用饮水区,下段为生活用水区。 # A. _9 p# d% H( p8 M# j: Q% ]
8 g# g) Y1 m! k/ y9 }% L
建设帐篷露营区:如有数顶帐篷组成的帐篷营地区,在布置帐篷时,应注意:第一,所有帐篷应是一个朝向,即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、并排布置。二,帐篷之间应保持不少于1米的间距,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,以免绊倒人。三,必要时应设警戒线(沟),在山野露宿有可能会遇到威胁性的动物或者坏人的攻击,当然,这种可能性很小。可以在帐篷区外用石灰、焦油等刺激性物质围帐篷区画一道圈,这样可以防蛇等爬行动物的侵入。或者用电子报警系统等办法。 $ r c+ \% q9 G3 D K% K# k: d) o$ [* n
- j& }4 e* `& P% B* [/ V
建设用火就餐区: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或是相近的地方,这个区域要与帐篷区有一定的距离,以防火星烧着帐篷。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、石坎的地方,以便挖灶建灶,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。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,“餐桌”可以用一块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。“餐椅”同样用石块最好,或者席地而坐,由于地气对人体有害,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垫或气枕头代用一下,不要怕麻烦,至少要用雨衣或塑料布。多数就餐时间已经是天黑的时候了,应当考虑照明的位置,不论是用汽灯还是其他方式照明,灯具应当放在可以照射较大范围的位置,如将灯具吊在树上、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个灯架将其吊起来。 0 s6 i* z# i% n+ e" z) O8 q1 q1 G
2 P, [* y0 Q# I( E 建设取水用水区:用水、取水一般都在水源处,盥洗用水与食用水应分开,如是流水,食用水应在上游处,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处。如是湖水即同样要分开地方,两种用水处应当距离10米以上。这种划分是出于卫生的需要。另外,取水要经过的河滩地带乱石灌木等物较多,没有小路可寻,故应当在白天的时候注意清理一下,不然晚上取水时就不方便了。 ) H0 \& E& ^+ l; D0 @
: i7 Q/ |; p( a8 w& Q, A( D$ o) \ 建设卫生区:卫生区即是队员们解手方便的地方,如果只是住宿一晚,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,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处即可。如果队员人数多或者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,即应当挖建茅坑,临时厕所应建在树木较密的地方,就不用拉围帘了。更要注意不能建在行人常经过的地方。如果附近的溪流多,可以将厕所建在溪流上,在小溪上塔两根大木头,要建平稳并有安全感,大家即可在上面大小便,并将大小便直接排入溪流中,不用耽心会污染河流,小量的粪便会被河流中的生物分解或被自然净化。如果已建了卫生区,大家的大小便就应该在修建的卫生区里进行,而不应满山排泄,而大煞风景。
, ? S3 x) U( ]( M% F* ^ 8 ^9 @! `7 v- ]9 k; }" k4 C- |6 c
建设娱乐区:娱乐区可以在就餐区,待就餐以后打扫出来即可,如果场地大,也可以单独划出一块地,只要场地平整即可,同时场地里绊脚、碰头(矮树)的东西要少,因而要进行一般性的清理,在玩一些游戏时应在一个划定的圈子里拉上保护绳,以免不注意发生意外事故。
( j* W3 y! Y+ P6 ~: C9 B z 1 }# p9 Y0 S2 B3 _ _/ A8 ~
野外气象小知识:在户外旅行应当知道些气象的基本知识,本书在第七章中有些介绍,这里是针对野外露营进行介绍。一旦到了户外,就只有听天由命,我们只能认识自然,而不能左右自然。旅行中除了遇到雷雨、大风雪等情况应当停止、休息外,其他情况均可以继续行动。而在野外露营就需用多考虑一些气象问题: 6 i; R5 f2 u$ H- p' {- B7 R
3 [2 y5 @- H3 X* M; `
防雨:防雨是露营气象考虑的重要问题,如果判断当晚有可能下雨,应当对营地及帐篷进行必要的防雨处理,除选择好营地外,需要挖泄洪沟,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,如可以在帐篷外加盖防雨塑料布、雨衣等,将各种旅行用品放置在帐篷中等。防雨应在扎营前观察天气变化情况,经常外出旅行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就会掌握是个大慨。 / e: |/ M5 U4 l( |+ e
8 ~7 m+ i) R4 U; T& [ j4 L9 ? q 防风:风向对应扎营比较重要,关系到帐篷门、炉灶口开向及营地各区域的整体布置问题。这须要了解一些地形气候知识,在大湖泊边扎营,其风向是早晚相反变化,白天,地面温度上升快,风向是向陆地刮;夜晚,地面温度下降快,风向向湖区刮。故应当将帐篷门背风开,而炉灶口应向风开。在炎热干燥的山区同样有相似的情况,白天,由于山谷(谷地)气温上升慢于山坡(山顶),呈上升气流,即谷地向上刮风,而夜晚则呈下降气流,风向谷地刮。故在山谷中扎营时应当事前考虑这种情况。研究风向及风力,对应户外运动比较重要,有条件的可以带上一个风向风力表,或根据下表查知风力,在记日记时不妨记录一天最大的风速。 |
|